正文 痰迷心窍出处于哪里 德普IT V管理员 /2025-02-25/1阅读/0评论 0225 “痰迷心窍”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典医学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等古代医学著作。它用来形容人的思维或情绪受到痰湿阻滞,导致神志不清、昏聩不明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痰是指体内津液代谢异常形成的黏稠物质,若痰湿停滞在体内,可能会影响心窍,从而出现心神不宁、思维混乱等现象。 成语“痰迷心窍”在文学作品、民间故事中也被广泛使用,用以比喻由于愚昧无知或情绪困扰而导致理智混乱,无法明辨是非。因此,这个成语并非来源于某个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文献,而是中医理论中的一部分,被后人引申用于比喻语境中。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