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浮锚杆设计
抗浮锚杆设计涉及多种类型与要求,具体包括土层与岩石抗浮锚杆,锚杆的基本设计要求、计算要求与锚固节点要求。设计时需综合考虑锚杆的类型、长度、间距、直径、自由段长度以及锚固类与加固类注浆锚杆的钻孔直径。锚杆的安全系数一般取K=0。
抗浮锚杆设计是确保结构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稳定的关键技术,其设计包含多种类型、基本要求、计算方法和构造细节。首先,根据土层性质,抗浮锚杆可以分为土层抗浮锚杆和岩石抗浮锚杆。土层抗浮锚杆的锚固段需要锚入强风化土层,而岩石抗浮锚杆则需锚入中风化土层,以确保足够的锚固力。
在抗浮设计中,抗拔锚杆的设计依据多种规范,但最常用的是《岩石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然而,这个规范较为老旧,近年来,我更倾向于使用《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这是最新的版本,专门包含了抗浮锚杆的设计章节。
抗浮锚杆的设计关键在于其受力过程、承载力计算以及构造要求。锚杆首先通过锚固钢筋与注浆体间的交互作用,将上拔力传递至注浆体,再通过注浆体与土层的摩擦力传递至稳定土体,形成抗拔能力。设计中,需验算锚杆的荷载、锚固长度、截面面积、锚固承载力以及整体稳定性,其中摩擦抗拔强度是重要考虑因素。
抗浮锚杆设计流程:抗浮锚杆设计包括锚固长度、抗拔承载力计算、筋体截面面积计算、筋体与锚固体的锚固承载力验算、群锚效应稳定性验算以及锚固体裂缝计算。岩层锚杆锚固体长度计算,预估抗浮稳定安全系数取30,并布置55根锚杆,直径160mm,中风化泥质砂岩属极软岩,frbk取27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