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地基需要做钎探
1、钎探是为了检查地基下有没有墓、洞坑或是地质条件不均衡的情况,验槽的时候只看钎探记录各个部位每30cm的锤击即可。一般打入土30公分所得的锤击数换算为:15锤=105kpa,20锤=145kpa,25锤=180kpa。(90年代的地基课本都有介绍的)。
2、需要钎探的地基类型主要包括: 不明确的地质条件:当地质勘探报告未能明确提供地基的详细地质信息,如土层的厚度、存在石块或坚硬物体的可能性等,这时需要通过钎探来进一步了解地基的实际情况。
3、做钎探的地基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松散土质地基、软土或杂填土地基、地质勘察结果不明确或有疑虑的地基。钎探是一种检测地基质量的方法,通过打入钢钎来检测地基的密实度和土壤的性质。不同类型的地基由于其土壤特性和工程性质的不同,需要进行钎探以确认其承载能力。
4、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钎探:(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3)有浅埋的坑、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钎探方法步骤
钢钎的打入有两种方式:人工和机械。人工方式需要施工人员手持锤子,而机械方式则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为了确保施工的准确性,需要根据基坑的平面图,依次编号绘制出钎探点的平面布置图。接下来,按照钎探点的顺序号进行施工。
钎探是一种用于探测地下岩土状况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以下是钎探的使用步骤:明确使用目的 钎探主要用于探测地基土质的均匀性和硬度,查明是否存在洞、古墓等不利于建筑基础施工的因素。准备与材料 使用钎探前需备好相应的,包括钎子、锤子和记录本等。
以下是关于钎探操作工艺的详细步骤: 放置放线:根据平面布置图定位孔位,用小木桩或白灰标记。 打钎过程: - 人工打钎:确保钎尖对准,一人扶稳钢钎,另一人用大锤以50-70cm高度垂直打入土层。 - 机械打钎:使用触探杆,通过穿心锤自由落下打入土层,每次锤距50cm。
实施地基钎探的工艺流程包括: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在地面上标定孔位,用木桩或石灰粉标记出准确位置。接着,将触探杆对准孔位,将穿心锤与钢钎连接,确保两者垂直,然后释放穿心锤,让它自由下落,每击打50厘米,就将杆子深入土中一次。在每打入土层30厘米时,记录下所用的锤击数,按规定的标准进行记录。
每打入30厘米记录一次锤击数;完成探查后,拔出探针并封孔;最后,移动探针至下一个孔位,重复上述步骤。这一操作有助于确保地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总的来说,通过精细的测量和记录,钎探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直观且可靠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地基下的土质情况,为建筑施工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持。
具体来说,地基验槽钎探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作:确定钎探位置和钎探,如钎子、锤子和记录表等。打钎:将钎子插入地基土中,然后用锤子敲打钎子,使其土中一定深度。记录数据:在记录表上记录每次敲打钎子的深度和锤击数,以及观察到的土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