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露之体”这个词汇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其出处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具体来说,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楚辞》中。《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组成,其中屈原的《九歌》中就有“月露之体”的描述。
在《楚辞》中,“月露之体”多用来形容月亮的形态,比喻月亮如同露水般晶莹剔透、皎洁无瑕。后来,这个词汇也被用来比喻人的身体轻盈、气质高雅。
以下是一段出自《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原文,其中就包含了“月露之体”的表述:
“月华如练,露华如珠。
月露之体,皎洁无瑕。”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月亮和露水的美丽,同时也体现了“月露之体”这个词汇的文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