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脚手架施工里面的防护棚怎么设置的?
⑸纵向扫地杆:防护棚脚手架必须设置纵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地坪以上200㎜处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面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得大于l m,高处的立杆轴线及边坡的距离不得小于500㎜。
防护棚在脚手架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设置方法和步骤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首先,立杆搭设时,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确保错开布置,间距不小于500毫米。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得超过步距的1/3,以保证结构稳定。立杆应精确放置在定位线上,步距、纵距等应依据立面图进行布置。
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该满足: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应不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必须在可能坠落半径内或起重机起重臂回转范围内的临街通道、场内通道、出入建筑物通道、施工电梯及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作业通道设置防护棚及防护通道,以防止物体打击。 安全通道与防护棚应使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或其他型钢材料搭建,避免使用竹木杆件。
安全通道、防护棚应采用建筑钢管扣件脚手架或其他型钢材料搭设,严禁采用竹木杆件搭设防护棚。安全通道及防护棚的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竹串片脚手板或双层正交18厚木模板的水平硬质防护,及封闭的防护栏或挡板,整体应能承受 10kPa 的均布静荷载。
现场人员坚持使用“三宝”。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紧帽带,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或赤脚、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做好“四口”的防护工作。
施工脚手架的防护措施有几种?
1、设置护栏:在脚手架的周边、作业面等位置符合要求的护栏,防止人员坠落。铺设脚手板:确保脚手板铺满、铺稳,不得有探头板。安全网:外立面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止物体坠落伤人。设置踢脚板:在作业层下方设置踢脚板,防止物体滑落。
2、脚手架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脚手架方选择:根据工期要求、工程结构形式和高度、架体结构选型、安全性和耐久性、材料选择、受力明确和升降搭拆方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脚手架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架体选择: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经验,选择合适的脚手架方。
3、我们工地采用的是两层一软防护,两层软防护后是一层硬防护。也就是每6层做一道硬防护。
4、脚手架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设置规范和安全使用说明。脚手架的搭建和使用必须遵循相关规范,包括搭建前的安全检查、脚手架材质的选用标准等。此外,还需制定详细的安全使用说明,包括脚手架的承载能力、使用注意事项等,确保工作人员在使用时能够遵循。搭建稳固与防护措施。
5、防电、避雷 脚手架与电压为1~20kV以下架空输电线路的距离应不小于2m,同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脚手架应有良好的防电避雷装置。钢管脚手架、钢塔架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每50m长应设一处,经过钢脚手架的电线要严格检查,谨防破皮漏电。施工照明通过钢脚手架时,应使用12V以下的低压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