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填充墙中的构造柱该如何设置?
构造柱设置有的图纸中会直接画出来,有的图纸不画,但是会在结构施工总说明中交代“当墙长大于5米(或其它数字)时中间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3米。墙体端部为自由端时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底部或中间楼层填充墙,墙长超过5米处或者2倍层高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应小于5米。屋顶女儿墙,墙长超过9米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不应小于9米。填充墙属于砌体,《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填充墙均有相关规定。
首先,构造柱的定位应参照建筑图纸,如未在图中表示,则按以下原则设置:宽度大于2米的洞口两侧,长度超过5米的独立墙体端部。构造柱断面尺寸为墙厚200(100)×200,配筋4ф12(4ф10),ф6@200,上下端400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构造柱的钢筋应锚入梁板内上下各一个锚固长度。
什么叫填充墙砌体散状端头?填充墙散状端头,转角等处安通兵防止要求加设...
散状端头通常指的是没有约束的自由端,在规范中规定了这类端头需要设置构造柱。具体来说,如果散状端头的长度小于8米,则通常不需要设置构造柱,但这也取决于具体图纸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当散状端头的长度超过2米时,则需要设置构造柱。
即指阳台处的分户墙,隔断或者空调机位处墙体。墙体转角——就是墙与墙交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