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沉降观测一般做几次?
.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 建筑物竣工后半年每隔 2~3 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 4~6 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沉 降稳定,预计共观测 3 次。. 当建筑物出现下沉、 上浮, 不均匀沉降比较严重, 或裂缝发展迅速, 应每日或数日连续观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一般进行六次观测。但具体观测次数还需根据工程情况和要求进行确定。详细解释如下: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常贯穿于建筑物的整个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一般会进行数次沉降观测,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次。第二年观测 2~3 次。第三年开始每年 1 次,到沉降达到稳定状态和满足观测要求为止。
对于民用建筑,每增加1至5层就需要进行一次观测。而对于工业建筑,观测更为细致,需要在不同的荷载阶段进行,至少应在荷载增加25%、50%、75%以及100%时各观测一次,整个施工期间不少于4次。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停工,停工前后以及复工前都需要各观测一次。
在建筑运营阶段,观测次数根据地基类型和沉降速率确定,通常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若遇大规模沉降、严重不均匀沉降、严重裂缝、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或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应提高观测频率,并实施安全预。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需根据设计要求来确定。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立即进行。对于民用建筑而言,每增加1至5层就需要进行一次观测。至于工业建筑,则应在不同荷载阶段进行观测,整个施工期间的观测次数至少应达到四次,分别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进行。
建筑主体沉降观测规范详解
在使用阶段,观测频率根据地基土性质和沉降速度调整,首年3-4次,后续逐年减少。特殊情况如荷载变化、积水或持续降雨,需即时增加观测次数。当沉降稳定定为最后100天速率小于0.01-0.04mm/d,视为稳定期。
以下中达咨询解读建筑沉降观测规范:建筑沉降观测规范的观测要点:水准基点的设置:基点设置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宜设置在基岩上,或设置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水准基点的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外。
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及验收规范如下:对于深基础或高层、超高层建筑,基础的荷载不可漏测,观测点需从基础底板开始布设并观测。据某设计院提供的资料,如仅在建筑底层布设观测点,将漏掉5t/m2的荷载(约等于三层楼),从而将影响变形的整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