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高产种植技术紫苏的种植方法及产量
播种方式包括垄上播种和挖地播种。在垄上播种时,每隔50厘米左右挖一条1厘米浅沟,将种子与细沙土混合后撒入沟中,再覆盖一层细土。地播种则是在垄上每隔40厘米、每间隔20厘米进行栽种。播种后覆土并轻压,大约6-7天后幼苗即可出土。 幼苗长到15厘米高时,应进行移栽。
种植紫苏应选择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在整地时,每亩需要施入腐熟的鸡粪200公斤或人粪尿400公斤,再撒施复合肥5公斤、尿素2公斤作为底肥。 繁殖方法 紫苏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可以选择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明前后,而育苗移栽则可在6月至9月陆续采收。
紫苏的高产种植技术 种植地选择:紫苏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强,但要在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上种植,以使其生长旺盛,提高产量和品质。 种植方式:一般采用直播方式进行播种。南方多在3月播种,北方则在4月中下旬。直播可分为垄上播种和地播种。
紫苏对环境的适应力还是比较强,一般在正常植物都能正常生长的地方,它就能生长的很好,但是如果在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上栽培时,而且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适宜的情况下,它会生长非常旺盛,而且产量和品质也会比较高。
江南地区育苗以3月中旬用小拱棚播种育苗的方法最佳。每亩用种量200克。按种植面积的8%~10%准备苗床,苗床播种量为10~14克/平方米。播前苗床要浇足底水,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盖一层见不到种子颗粒的薄土,再均匀撒些稻草,覆盖地膜,然后加小拱棚,以保温保湿,经7~10天即发芽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