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内箍筋的作用与柱端有所不同
核心区又叫节点区,图纸上碰到核心区箍筋或节点区箍筋是一个意思,节点区就是柱与梁相交的节点,节点区箍筋就是柱子在节点区内的箍筋,框架柱中箍筋加密区应是柱两端在高度等于矩形截面长边尺寸或园柱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500mm三者中的最大值范围内。
按16G101-1图集编制的平法施工图,无特殊注明时框架节点核心区箍筋等同于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箍筋。当框架节点核心区内箍筋与柱端箍筋设置不同时,设计人员应在括号中注明核心区箍筋直径及间距。如:φ10100/200(φ120@100),括号内数值表示框架节点核心区箍筋直径12mm,间距100mm,不同于柱端箍筋。
节点核心区是设计的重点,也是施工的难点。要求在核心区同时配置柱箍筋和梁箍筋是做不到的。由于柱截面包容梁截面,因此要求柱箍筋自底到顶全高配置;梁箍筋可以只配置到柱边。核心区内柱箍筋的数量和间距,按加密区考虑。
提高承载能力 箍筋与混凝土形成组合结构,二者共同承受压力、拉力和弯曲力。箍筋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从而提高了整个结构件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在受到剪切力较大的区域,如梁端、柱基等,箍筋的作用尤为重要。
带中括号不是节点核心区箍筋。下面的注写方式才是框架节点核心区内箍筋与柱端箍筋设置不同时,节点核心区箍筋直径及间距。柱是建筑物中垂直的主结构件,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在中国木建筑中,横梁直柱,柱阵列负责承托梁架结构及其他部分的重量,如屋檐,在主柱与地基间,常建有柱础。
综上所述,尽管箍筋在不同结构中的具体应用可能有所差异,但其核心作用并未发生本质变化。因此,箍筋作用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为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提高其抗震性能。
柱子箍筋加密区的规范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度,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假如该柱选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一起需求加密。
2、底层柱的上端和其他各层柱的两侧,底层柱上下各500mm的范围内为箍筋加密区,建议参考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
3、层高的1/6高度且最少不能低于50cm高度,一般为10CM间距。箍筋加密区是对于抗震结构来说的。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箍筋加密区设置的规定也不同。一般来说,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的端部和每层梁的两端都要进行加密。
4、下部箍筋加密区长度取1/3柱子净高,如净高3米,加密区就是1/3即1米;上部箍筋加密区长度取500mm,柱长边尺寸,1/6净高三者中的最大值;梁柱交接处柱子箍筋加密。如果该柱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需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