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与沟槽如何划分
法律分析:沟槽、基坑、一般土方的划分:底宽7m且底长3倍底宽为沟槽;底长3倍底宽且底面积150m2为基坑;超过上述范围则为一般土方。 基坑:挖的是一个矩形形状,如独立基础。 挖土方:槽底宽度3米以外,坑底面积大于20平方米,挖土厚度在30厘米以外的,都套用挖土方项目。
沟槽定义:底宽大于7米且底长超过3倍底宽的土方工程被划分为沟槽。 基坑定义:底长超过3倍底宽且底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的土方工程被划分为基坑。 一般土方划分:当工程不符合沟槽或基坑的定义,即超过上述范围时,划分为一般土方。
沟槽、基坑、平整场地和一般土石方的划分:低宽7米以内,底长大于底宽3倍以上应按沟槽计算;底长小于宽度3倍以下,底面积在150平米以内的按基坑计算;厚度在30cm以内就地挖、填土的按平整场地计算;超过上述范围,应按一般土石方计算。
基坑和沟槽的区分主要依据尺寸:底宽小于或等于7米,且底长大于3倍底宽的称为沟槽;底长小于或等于3倍底宽,且底面积小于或等于150平方米的称为基坑。 超出上述范围且非平整场地的则归类为一般土石方。土方工程,通常指挖掘和填充土的施工作业。
沟槽基坑的划分方法:按照挖掘深度和宽度划分 沟槽基坑可以根据挖掘的深度和宽度来进行划分。一般来说,较浅的挖掘称为沟槽,而较深的挖掘则称为基坑。具体的划分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工程需求有所不同,一般由相关工程规范或设计文件确定。依据工程性质划分 沟槽和基坑的划分也与工程性质有关。
基槽与基坑的定义 基槽:坑底宽度小于或等于7米,且底长大于3倍底宽的情况称为地槽。基坑:底长小于或等于3倍底宽,且底面积小于或等于150平方米的情况称为基坑。
哪些属于深基坑
答:深基坑主要包括建筑基坑、市工程基坑、交通工程基坑等。这些基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开挖深度较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多变。通常,开挖深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基坑,如超过5米或根据具体工程规定的其他深度界限,均被视为深基坑。
法律分析: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一是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基坑(槽)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这表明深度是决定是否为深基坑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超过5米的深度。二是虽然开挖深度未达到5米,但若基坑(槽)的地质条件、周围环境或地下管线复杂,或者可能影响到毗邻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安全,则也属于深基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