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度的沉降差的检测
路基在每一层完成压实后,应立即进行检测。对于土石混填路堤的压实度,通常采用水准仪来进行沉降观测,以此评估压实的质量。使用水准仪进行沉降差检测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每隔20米设置一个断面,在每个断面上布置3到5个检测点(例如用钢钉标记)。
比如路基压实度要求96%对应的孔隙率22%,那就在试验段确定的那条线上找到孔隙率22%对应的沉降差值比如3mm,那么3mm就是你的钢板控制高程。
在路基压实度的检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沉降差法。这种检测方法能够精确地反映路基材料在压实后的密度状况,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标准。通过对路基进行多次压实,最终达到预定的压实度要求,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沉降差法测压实度的合格标准如下: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炮渣石层验收一般不检查压实度,因为试验室基本做不了。公路炮渣石层主要依靠沉降差检测,一般先压7遍,再测量两次碾压后的多个测点高差,平均值和标准差都符合规范要求就行了。压实沉降差法在压实后的路基表面用油漆或其它醒目标注标记测点,用水准仪测量测点高程(或相对高程)。
填石路基一般是观测沉降差。也可以用灌水法来测定其空隙率来控制。参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P99)。
路基分层填筑厚度是多少?
1、路基分层填筑厚度是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根据一般规定,当路基填筑厚度在5米以下时,属于93区,压实度达到93%即为合格;当填筑厚度在0.8米到5米之间时,属于94区,压实度需达到94%才合格;而当填筑厚度小于0.8米时,则属于96区,压实度要求达到96%。
2、在路基分层填筑中,每层的厚度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当路基填筑厚度小于5米时,属于93区,要求压实度达到93%即可视为合格。若路基填筑厚度在0.8至5米之间,则属于94区,需要达到94%的压实度方为合格。而当路基填筑厚度小于0.8米时,则归类为96区,要求压实度必须达到96%以上。
3、在进行路基土方分层填筑碾压时,若要求较高,则每层厚度应为30厘米,并在碾压后方可继续填筑;若要求较低,则每层厚度可为50厘米,同样在碾压后方可继续填筑。 路基是轨道或路面的基础,它通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土工构筑物。
4、每层路基填筑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5厘米。
5、基层则是支撑整个路堤结构的核心层,它采用的是碎石等坚硬材料进行填筑,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其厚度通常在0.8至5米之间。因此,路基分层是基于其功能需求以及不同的荷载承受要求而进行的划分,通过合理地设置不同层次的材料和厚度,确保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6、路基分层填筑厚度的具体规定对于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当填筑高度小于5米时,属于93区,只要压实度达到93%,就能达到合格标准。如果填筑高度处于0.8米至5米之间,那么应属于94区,压实度需达到94%才能视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