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规定北平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现代普通话跟东南地区方言相比,保留的古音比较少,并且消失了“入声”。19清府将北平语音命名为国语。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19清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府公布了第一套裂腊陵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
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在清朝末年,“普通话”一词已经出现。19,清廷规定北平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国语读音的制定工作被多次提出,以统一语言标准。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确定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时期的官话,而更早之前则被称为雅言。
普通话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普通话一般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1、“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2、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规定北平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现代普通话跟东南地区方言相比,保留的古音比较少,并且消失了“入声”。19清府将北平语音命名为国语。
3、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4、年,“普通话”一词首次出现,是由朱文熊提出的。此后,瞿秋白等人也提出过“普通话”的概念,并与茅盾探讨了普通话的具体含义。这一时期,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相继展开,进一步确立了北京语音作为普通话的基础地位。“五四运动”以后,这些语言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与推广。
5、年。普通话从1935年开始普及,1935年,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改组为国语推行委员会,开始进行国语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教育工作。1932年之后的国语广播,都采取了以《国音常用字汇》为标准的形式。1937年,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辞典《国语辞典》由黎锦熙、钱玄同主编、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出版。
6、年经国民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