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意指周瑜和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同时存在,对彼此都是一种遗憾。在离子共存的问题上,这句话可以引申为在考虑离子是否能够共存时,要考虑到某些离子可能会因为反应而无法在同一溶液中共存。
以下是如何将“既生瑜何生亮”运用到离子共存问题中的几个例子:
1. 沉淀反应:
假设有两种溶液,一种含有Ca2?和SO?2?,另一种含有Ba2?和Cl?。根据溶解度积常数(Ksp),CaSO?和BaSO?的Ksp较小,容易形成沉淀。因此,Ca2?和SO?2?、Ba2?和SO?2?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就像周瑜和诸葛亮不能共存一样。
2. 酸碱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溶液中含有Fe2?和Cl?,由于Fe2?可以被Cl?氧化成Fe3?,这两种离子也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
4. 络合反应:
假设溶液中含有Ag?和NH?。Ag?会与NH?形成[Ag(NH?)?]?络合物,因此Ag?和NH?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
在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需要根据上述情况以及其他可能的化学反应来判断哪些离子可以共存,哪些不能。这就需要我们像分析“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一样,深入理解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准确地判断它们是否能够在同一溶液中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