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因此首先让学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然后通过让小组对人民币进行分类,知道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之分。小结:人民币可多了,有大面值的人民币,也有小面值的人民币,对于这些面值较大的就人民币今天我们暂时不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2.知道人民币基本的货币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活动准备 1.字卡元、角、分。2.每个自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4~5张,教师自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币若干。
关于教材:教学内容:教科书46-47页 教材简析: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①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②创设购物活动,同时开展主要用元为的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购物活动。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有什么内容
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数数:学习识别1至20以内的数字。 算术: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方位认知:学习前、后、左、右以及中间的位置概念。 时钟认知:认识基础的钟表读法。 图形认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内容如下:认数:认识1-20以内的数。算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认识位置:前、后、左、右、中间。认识钟表。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一年级下册所学内容:算数: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找规律。
一年级下册所学内容:算数: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找规律。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