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同寒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到了老年,就像寒蝉一样,声音变得微弱,比喻人到了晚年,体力或精力衰退,声音也变得低沉。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诗中的原文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自同寒蝉病始苏,渐觉秋风吹泪眼。”
在这里,“自同寒蝉病始苏”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多病,但听到好消息后,心情如同病愈的寒蝉一样,重新振作起来。这个成语后来就被用来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重新振作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