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登楼望月》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登楼赏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讲解:
1.诗题:中秋登楼望月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即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登楼:指登上高楼。
望月:指观赏月亮。
2.诗句:
(1)乡书何处达?
乡书:指家书,家乡的书信。
何处达:何处能够传达。
(2)归雁洛阳边。
归雁:指南飞的雁群。
洛阳边:指洛阳城边。
(3)举头望明月,
举头:抬起头来。
望明月:观赏明亮的月亮。
(4)低头思故乡。
低头:低下头来。
思故乡:思念家乡。
3.诗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中秋之夜登楼赏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想要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之情,但书信却无法传达。第三句“举头望明月”描绘了诗人抬头观赏明亮的月亮,第四句“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低头沉思。
4.艺术特色:
对仗工整: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对仗工整,节奏感强。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中秋之夜赏月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真挚思念之情。
寓意深刻:诗中的“乡书”、“归雁”、“明月”等意象,寓意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中秋登楼望月》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