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人怨》是一首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战乱中士兵疾苦生活的同情和对战争本身的厌恶。以下是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对士兵疾苦的同情:诗中描绘了士兵在战争中饱受折磨的情景,如“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里通过对戍楼鼓声和孤雁声的描写,展现了士兵在边塞的孤独与凄凉,诗人对他们的苦难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2.对战争的厌恶:诗中多次提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里烽火连天,家书难达,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生活的破坏,诗人对战争深恶痛绝。
3.对和平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诗人希望有英勇的将领能够保卫边疆,让人民过上安宁的生活。
4.对国家的忧虑:诗中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里诗人感叹国家虽然破败,但山河依旧,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征人怨》表达了杜甫对战乱中士兵疾苦生活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