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髻,又称发髻、髻式,是中国古代传统发型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对围髻的详细介绍:
一、起源与发展
围髻起源于古代华夏民族,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初,围髻主要用于宫廷和贵族女性的装饰,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普及到民间。在唐代,围髻达到了鼎盛时期,发型多样,造型独特。
二、分类
1.根据发髻的位置,可分为:
(1)前髻:位于额头前,如唐代流行的“花鬘髻”。
(2)侧髻:位于头部侧面,如宋代流行的“云鬓髻”。
(3)后髻:位于头部后方,如清代流行的“盘龙髻”。
2.根据发髻的形状,可分为:
(1)圆形髻:如“金环髻”、“莲花髻”。
(2)方形髻:如“铁围髻”、“四方髻”。
(3)不规则形髻:如“飞燕髻”、“蝴蝶髻”。
三、制作方法
1.准备工具:梳子、发簪、发夹、发带等。
2.清洁头发,梳理整齐。
3.根据所选发型,将头发分为若干部分,用发夹固定。
4.将发髻部位头发扎成一个髻,可用发簪固定。
5.根据需要,添加发饰、发带等装饰。
四、流行时期
1.汉代:流行“云鬓髻”、“飞燕髻”。
2.唐代:流行“花鬘髻”、“金环髻”、“莲花髻”。
3.宋代:流行“云鬓髻”、“铁围髻”。
4.明代:流行“盘龙髻”、“蝴蝶髻”。
5.清代:流行“盘龙髻”、“四方髻”。
五、文化内涵
围髻不仅是古代女性的装饰,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
1.礼仪象征:古代女子通过不同的发髻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婚姻状况。
2.美学追求:古代女子追求美观,通过围髻展现自己的优雅气质。
3.艺术表现:围髻造型多样,反映了古代女性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力。
围髻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发型的一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