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做”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郭泰传》,原意是指把小事情当作大事情来处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待事情过于认真,或者把小事情过分夸张,不恰当地放大了问题的严重性。
具体出处如下:
《后汉书·郭泰传》记载:“郭泰尝为县宰,有母老病,乃请假归。县宰闻之,大惊,以为泰不敬,欲加罪。郭泰曰:‘臣闻小人之行,必有大言;小人之心,必有大欲。今臣虽小官,犹有母在,岂可因母病而小题大做乎?’宰乃悟,遂免其罪。”
这里的“小题大做”就是指郭泰认为自己的请假行为是小事,但县宰却过分地对待,想要加罪于他。后来,“小题大做”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过分夸大事情的人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