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台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形象比喻,用来形容老年人。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原文是“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疆。乐只君子,黄发台背。”这里的“黄发台背”指的是头发已经变黄,背部弯曲的老人形象,用来形容长寿和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具体到“黄发台背出处于哪里”,这个成语的出处是《诗经·小雅·南山有台》,所以它最初出现在《诗经》这部古代诗歌集里。而《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所以,“黄发台背”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