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是入声字吗
在入声九屑韵部中,霓字是入声字。而当它出现在去声八霁韵部时,则是去声字。至于平声八齐韵部,霓字则被视为平声字。霓字的发音为ní,它通过形声的方式构成,由雨字和儿(ní)声组成,其原始意义是指彩虹的外环。
根据自己读音,有一些本身读仄音的入声字,不用记忆也不会放错位置,例如“绿、雪、月”等等。但是,也有一部分平时读一声或二声的字,被分解到了仄韵入声的17个韵部里。下面是按照声母搜集起来的平时读平音,但是属于仄韵入声的一些字。大家可以按照声母寻找 ………b:白、剥、勃、帛、薄、别。
如“立”字是,“泣”是形声字,是入声,而“位”字是会意字就不是入声。有的是经过文字变化其形声音符生僻了,如“滴、嫡、嘀、谪、摘”“副、富、福、辐”“插、锸”等。个别读音不同是语音变化的缘故,仔细体会或许就可以能体会出来其规律。
四)韵母“—ie”与声母b、p、m、d、t、n、l相拼,所产生的字也绝大多数都是入声字。
“平上去入”是唐宋时期中古汉语的四声,是传统汉语音韵学的音系根源,是唐诗宋词格律的基础。掌握四种发音,阅读诗词,能够体会到汉语的博大精深和韵律之美。平上去入四声中,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其余都为平。
平仄声的概念实际上是就字的古音而言的,古音与今音在不少字上都是有差别的,差别最大的就体现在了入声字上,在今天的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字已经消失了,派入了平上去三声之中,其中派入平声的部分,今天就非常难以认出。 “通俗地说,一声和二声就是平,三声和四声就是仄。
常用入声字表,请记住了。
1、b:白、剥、勃、帛、薄、别。p:泊、扑。m:没 f:发、乏、服、幅、拂、佛。d:搭、得、滴、敌、笛、独、蝶。t:突、托、帖、贴。n:霓 L:拉 g:格、隔、阁、革、鸽、骨、国、郭、刮。k:哭、壳。h:合、忽、滑。
2、古入声字,郑州今大部分归阴平,少部分归阳平,重庆今归阳平,普通话分别归入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为便于查检,本表入声字按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次序排列。同声调的字按声母的次序排列。有些字加小注,如发~生,“~”符号,表示省略。
3、阴平33 阴上335 阴去43 阴入(33)阳平11 阳上115 阳去21 阳入(11)对比普通话: (没有入声,因为缺少浊声母实际上也不分阴阳)阴平55 上214 去51 阳平35 举个入声字的例子。“福”在粤语中读fuk,在上海话(吴语)中读fuq,日语中读fuku。具体发音通常根据韵尾不同,用不同部位阻塞气流。
4、zh:扎札紥铡闸(字本作牐)炸(字本作煠)宅择翟着折辙摺哲蛰轴妯竹竺烛筑逐酌浊镯(字本作鋜)琢啄涿拙直值痣质执侄职指趾 z:杂凿则泽择责贼足卒族昨 以上四类共有常用入声字一百五十多个。了解这三条规律就可以掌握将近一半常用入声字。
5、这些常用的平声字 原来他们都是入声字 对于阅读来说,是否押韵不太重要,但是对于创作诗词来说,入声字是挺难逾越的门槛。很多入声字今天派入了平声,因为平仄的不同,在填词和创作格律诗的时候,增加了查韵表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