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中的柱子高应该怎么算啊?
工程量计算:基础顶面至楼面的全高。±0.000以下部分叫基础柱。
柱下锥形独立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且每个方向的坡度不宜大于1:3。(2)柱下阶梯型独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mm~500mm。(3)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需要满足上部柱子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
一层框架柱的体积应该是:框架柱的衡截面积×柱高。而对于一层的柱子来说,因为是从基础伸出来的,所以柱高应当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从±0.00开始向上,到一层楼板的上表面(也就是二层的地面)。另外一个部分,是从±0.00开始向下,到独立基础的上表面。
不论是结构计算还是施工计算,底层柱的高度都应该自基础的顶面算起。独立基础DJp、DJj, BJp、BJj,条形基础TJBp、TJBj等,柱子脚与基础总是有个交界面的,就是从那个交界面算起嘛。楼主若还有疑问,请上传为例求指。
使用特定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中包含了基础底面尺寸、柱宽、基础有效高度等参数的含义。以上规定源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该书籍在第1至9条中有详细的规定。因此,设计柱下独立基础高度时,务必遵循这些技术要求,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独立柱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矩形基础:V=长×宽×高。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