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工现场判断持力层,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在施工前,通常会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其中会详细说明地层的分布、岩土性质、持力层的位置等信息。
2. 现场钻探:
通过钻探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地层情况。持力层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结构完整,不易破碎。
强度较高,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厚度适中,不宜过薄或过厚。
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通过对岩土样本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可以判断其是否为持力层。
4. 地质构造:
持力层通常位于地壳较稳定的地层中,不易受到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
5. 现场观察: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现场观察:
观察岩土开挖后的表面情况,如岩土的硬度、裂隙发育情况等。
观察岩土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如是否出现坍塌、滑坡等现象。
6. 工程经验:
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可以初步判断持力层的位置和性质。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
岩土样本测试:
进行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强度大于300kPa的岩石可以作为持力层。
进行岩土的压缩试验,压缩模量大于50MPa的土层可以作为持力层。
现场试验:
进行现场载荷试验,如平板载荷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通过试验结果判断土层的承载能力。
地质雷达探测:
利用地质雷达探测地下岩土层分布情况,确定持力层的位置。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施工现场的持力层。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岩土层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