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位的排列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和程序:
1. 分类管理:首先根据公务员的职务序列和工作性质,将其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
2. 级别划分:每个职务序列内部再按照公务员的职务级别进行划分,一般包括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乡科级到科员、办事员等不同级别。
3. 职务序列:在确定职务级别后,再按照职务序列来排列职位。例如,同一级别的公务员中,职务序列可以按照领导职务序列和非领导职务序列来区分。
4. 职务与职级并行:近年来,我国公务员制度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即公务员可以通过职级晋升,而不一定需要职务晋升。职级晋升同样遵循相应的职级序列。
5. 岗位设置:具体到每个职位,还需要根据岗位职责、工作性质和所需能力等因素来设置。岗位设置需要考虑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工作强度、所需的专业技能等因素。
6. 职位排序:具体排序时,通常会按照以下顺序:
首先按照职务级别的高低进行排序;
在同一职务级别内,根据职务序列(领导职务序列或非领导职务序列)进行排序;
在同一职务序列内,根据岗位设置和职责要求进行排序。
7. 公开透明:公务员职位的排列和晋升过程应当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
8. 动态调整:公务员职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组织需要、工作性质、公务员个人能力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公务员职位的排列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既要考虑公务员的职务级别和职务序列,也要考虑岗位设置和工作性质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