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之所以又称作“寅月”,这与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有关。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它将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用来表示年、月、日等时间单位。
在干支纪年法中,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正月对应的地支是“寅”。其中,“寅”是十二生肖中的第三位,代表的是老虎,老虎在十二生肖中位于寅时(凌晨3点到5点)活动最为频繁,因此用“寅”来代表正月。
这种纪月方式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始,用“寅”来命名,也寓意着新的开始和生机勃勃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