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立基础建筑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大开挖?
在独立基础建筑中,大开挖通常用于非岩石或非流沙层的地质条件。此类地质较为稳定,允许进行大面积的土方开挖。然而,具体的施工方法应遵循相关设计规范,以保证工程安全与效率。
如果基础埋深较浅或柱距较大,建议一个个基坑开挖,如果基坑开挖顶面留工作面很小甚至相重合,就要大开挖。
大开挖指的是将建筑物基础持力层以上的土方全部挖走。通常在这些情况下需要大开挖: 建筑物带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基坑和基槽相邻紧密,土方施工时基本挖通或剩余极少,又妨碍施工的; 考虑施工方便,例如雨季施工排水。
基础间距近,还有梁,单独基坑放坡开挖难度大,容易塌边坡,统一大开挖更方便。
多大面积深基坑称为超大面积深基坑
在工程实践中,基槽与基坑的定义是基于它们的开挖面积和深度。当单个基础的地基挖土方开挖面积超过27平方米时,我们称之为基槽;若开挖深度超过5米,则被定义为深基坑。具体来说,大开挖是指开挖面积超过27平方米且深度超过5米的工程。
基槽、基坑定义的实用对象是只单个基础的地基挖土方开挖面积大于27㎡,且深度不足5米的 是大开挖开挖面积大于27㎡,且深度大于5米的 是深基坑大开挖深基坑通常定义如下: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上海中心大厦的地基深度为202英尺,相当于86米,使用了钢筋混凝土加固,打造了一个直径121米、厚度为6米的圆形钢筋混凝土平台。 这个基础大底板面积达到了11200平方米,厚度有两层楼高,与955个主楼桩共同承担起了112层楼的重量,被形象地称为“定海神针”。
基坑面积约4万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12米~22米。基坑周边环境复杂。本工程基坑在第三道支撑梁处土质为砂性粉土,土层深度在-5m~-15m,内含微承压水,此部区域为基坑渗漏高发区。
上海中心大厦主楼深基坑是全球少见的超深、超大、无横梁支撑的单体建筑基坑,基础大底板的浇筑难度比较大,它的大底板是一块直径121米、厚6米的圆形钢筋混泥土平台,巨型体积的底板浇筑工程,开创了世界民用建筑领域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