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101-1图集中30页有关吊筋和附加箍筋的布置。
吊筋在PKPM计算之后生成梁图,会自动根据需要生成的,一般就是2条18或者2条20这样。附加箍筋的间距一般就是50mm;在梁图说明上会注明。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在梁的腹板上,侧筋(即腰筋)的拉钩间距已被明确规定为400毫米,这是必须遵守的。然而,避免某个截面上完全没有拉钩的情况,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通常,拉钩的布置应遵循梅花形的模式。这一原则可以在11G101-1第87页中找到。
梁里面一般在梁与梁相交处在主梁上为了增加抗剪力,在次梁两侧各加三道箍筋,这6道箍筋就是附加筋,有时候箍筋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布置一些吊筋或鸭筋,也叫附加筋,板里面也有附加筋,主要是在板里面已经布置完受力筋的情况下,再另外布置一些受力筋,这时另外增加的那部分钢筋就是附加筋。
问题八:图集11G101-1第74页,75页,剪力墙梁箍筋开口都是向下,感觉是图集又错了解参照(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第3册第33页)对封闭箍筋弯钩位置的要求,认为图集出错是吻合的!①第一张截图确实不是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是《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第3册中对封闭箍筋弯钩位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