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是指什么?
涵洞 [hán dòng]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过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
涵洞是指在公路或铁路穿越沟渠时设置的,能够让水流从下方顺利通过的设施。它的功能类似于桥梁,但通常具有较小的孔径。涵洞的构建基于连通器原理,常用的建造材料包括砖、石、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等。涵洞的形状多样,常见的有管形、箱形和拱形等。
涵洞的意思是指在公路或铁路的路基下穿过的通道。它通常用于引导水流从路下通过,防止水对路基的侵蚀和损害。特别是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利用涵洞可以有效地保护路面结构,维持交通的正常运行。涵洞是一种公路或铁路建设中常见的构造物。
涵洞是指在公路、铁路或运河下方设置的横向排水管道或水道。它的主要作用是让水流顺畅地通过路基下方,从而避免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和损害。涵洞的构造通常包括洞身、基础、端墙和翼墙等部分,可根据需要采用砖、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造。
什么是涵洞,涵洞一般横穿路堤下部吗?
涵洞一般横穿路堤下部,多数洞顶有填土,采用单孔或双孔,孔径0.75~6 m,高度7~5米。洞身形成过水孔道的主体,应具有保证设计流量通过的必要孔径,同时又要求本身坚固而稳定。洞身的作用是一方面保证水流通过,另一方面也直接承受荷载压力和填土压力,并将其传递给地基。
涵洞通常横穿路堤底部,其顶部通常有填土覆盖,开口大小分为单孔和双孔,孔径范围在0.75至6米之间,洞高一般为7至5米。 涵洞的主体部分是洞身,它负责构成过水通道,确保设计流量下的水流通过,并且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来自填土的压力以及水流的冲击力,并将这些力传递至地基。
涵洞是一种设于路基下的排水孔道,通常由洞身和洞口建筑两大部分组成。洞身由若干管节构成,是涵洞的主要部分,它埋在路基中,具有一定的纵向坡度,以便顺利排水。端墙和翼墙位于涵洞的和出口及两侧,它们起到挡土和导流的作用,同时还能保护路堤边坡不受水流冲刷。
涵洞一般横穿路堤下部,多数洞顶有填土,采用单孔或双孔,孔径0.75~6 m,高度7~5米。桥与涵洞技术上是以跨径为划分标准的,5米(不含)以上称桥,以下就称涵洞。但圆管涵和箱涵不论孔径、跨径多少都称涵洞。
涵洞建设通常横穿路堤底部,其顶部通常有填土,涵洞的孔径范围在0.75至6米之间,高度一般在7至5米。 涵洞的洞身是构成过水通道的主体部分,它不仅要保证设计流量的通过,还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来自荷载和填土的压力,并将这些力传递给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