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佛教圣地---五台山
1、佛教圣地,历史悠久,最早称五峰山。东汉永平年间已有,为佛教传播初期之证。随着佛教发展,五台山数量增多,规模宏大,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自汉至清,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中外信徒纷至沓来。五台山高齐时为《华严经》研习中心,唐代澄观弘扬华严宗,五台山佛教地位提升。
2、五台山不仅是佛教的中心,更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明代的佛教复兴,清代的喇嘛教传入,使得青黄二庙并存,象征着不同民族间的和谐共处,这里是民族团结的纽带,也是佛法传播的桥梁。历代皇帝的垂青,名僧如澄观、慧远等人的贡献,使得五台山在东亚乃至东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宗教影响力。
3、作为中国佛教的圣地,五台山不仅是地理奇观,更是宗教文化的瑰宝。台顶平缓,甚至可以降落飞机,沟谷则如U形天堑,林立,如元好问所赞,如天宫般恢弘。白马寺和大孚灵鹫寺等古迹见证了佛法的兴衰与历史的沧桑,数量在唐代达到数百,彰显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4、五台山简介 位于中国山西省西北部的五台县,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被誉为东土五台,佛教长城,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五台山景区包括108座佛寺和360座庙宇,是中国最大的佛教活动中心之一。五台山的佛教背景 五台山拥有悠久的佛教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代。
5、五台山,佛教圣地之一,文殊师利菩萨道场。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方圆三千余平方公里,海拔三千余米,由五座山峰环抱合成,五峰高就,峰顶平坦宽阔,其状如石垒之台,是故,称“五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