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简称,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标识每个设备(如计算机、路由器等)的唯一地址。它就像门牌号一样,使得网络中的设备能够互相识别和通信。
IP地址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网络部分(Network Part):标识一个网络,不同网络有不同的网络部分。
2. 主机部分(Host Part):标识该网络中的特定设备。
IP地址分为以下几类:
1. A类地址:适用于大型网络,地址范围从0.0.0.0到127.255.255.255。A类地址的网络部分占用1个字节(8位),主机部分占用3个字节(24位)。
2. B类地址:适用于中等大小的网络,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B类地址的网络部分占用2个字节(16位),主机部分占用2个字节(16位)。
3. C类地址:适用于小型网络,地址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255。C类地址的网络部分占用3个字节(24位),主机部分占用1个字节(8位)。
4. D类地址:用于多播,地址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D类地址的网络部分占用4个字节(32位),主机部分占用0个字节(0位)。
5. E类地址:保留用于未来使用,地址范围从240.0.0.0到255.255.255.255。E类地址的网络部分占用4个字节(32位),主机部分占用0个字节(0位)。
在实际应用中,A、B、C类地址是最常用的,而D类和E类地址较少使用。